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三章 抉择(1 / 2)

第十三章 抉择

“齐大人,快接旨吧。”那人宣读完圣旨,见跪着的众人毫无反应,只得小声提醒。

我悄悄用手戳了一下跪在前面的齐通,看起来齐通也是呆了,忽地被我一戳,身体一个激灵直了起来,正瞅见那人端着圣旨,正满脸堆笑地看着自己,赶忙大声答应道:

“微臣齐通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齐通双手接了圣旨,那人也赶忙亲自把齐通扶了起来。

“下官刘理,拜见齐大人”那人退了一步,给齐通施了一礼。

“刘大人免礼,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还烦请刘大人解释一下。”

“齐大人容下官禀报,下官乃是本县县令,两年前,吏部差人来传圣旨,说是朝廷论功行赏,要擢升齐大人,但是齐大人彼时不在玉屏县,我马上派人四处寻找,却一直也没有大人的踪影,这两年间,吏部不断发文书来催问齐大人上任之事,下官找不到齐大人,也只得据实回禀,就在前几日,吏部又来了文书,要下官在一个月内找到齐大人交付圣旨,不然就要以渎职罪论处,下官真的是有苦难言,幸得苍天有眼,齐大人您今天回来了,不然下官真的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说罢,刘理抬起袖子擦了擦眼角。

“哦,原来如此,辛苦刘大人了,下官这次原是回乡省亲,此事还需同家父禀报商议。”

“齐大人马上要就任正四品太医院同知,却还如此自谦,真是折煞了下官,齐大人放心,方才我已派人前往齐府向老太爷禀明此事,齐大人祖上世代行医,此次能够荣升太医院同知,实乃光宗耀祖之事。”说着,向旁边的衙役招了招手,只见两名衙役抬着一顶小轿晃晃悠悠地从城门口走了过来,轿子后面还有人牵着两匹马。

“齐大人一路辛苦,今日且回府歇息,下官先派人送齐大人和二位回齐府,明日下官带着大人上任的文书和官印再亲自到府上拜会。”说罢,亲自为齐通掀起轿帘,齐通不好推辞,值得坐了进去,旁边又有衙役扶着我和蕊儿分别上了马。

“起。”

轿夫喊了一声,轿子被抬起来了,我和蕊儿的马也有衙役过来牵着,轿子前面有四个衙役开道,就这样两马一轿,队伍慢慢向城里走去,走到城门处,我回头看了一眼,刘理还站在原地向我们作揖。

玉屏县城确实不大,城内的民宅不多,街上做小买卖的店铺门脸儿也没有多少,跟着开道的衙役穿过几条还算繁华的街道,我们在一座医馆的门前停了下来,牵马的衙役回过身来,把我扶下马,我转过身去抬头一看,医馆的匾额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通济堂”。

“齐大人回府。”

开道的一个衙役喊了一嗓子,然后就看见几个人从医馆的大门快步迎了出来,走在前面的是一位中年男子,约莫四十来岁,穿着一身布褂,皮肤白净,脸上的皱纹虽然有些明显,但是双眼有神,走起路来也是双脚有力,看上去很有种职场精英的感觉。身后一左一右跟着两个年轻人,穿着打扮也和那位中年男子十分相似,我回想了一下齐通的相貌,这三位应该就是齐通的父亲和两位兄长吧。

喊话的衙役一见有人迎了出来,回身示意轿夫压轿,走上前去撩开轿帘,把齐通扶了出来。

齐通下了轿,站直身体,朝那中年男子行了一个大礼。

“父亲大人,不肖子齐通回来看您了。”

“我的儿啊,你可想死为父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那中年男人一把扶住了齐通,瞬间老泪纵横,旁边的两个年轻人在一旁不住地劝慰,齐通这会儿也是泪流满面,这一家团聚的场面,看得我也是眼眶湿湿的。

既然已经到了齐通家,衙役们也该回去复命了,齐通的一个哥哥走过来,给带头的衙役塞了几两银子,又客气了几句,把人送走了。

转过身来,齐通的父亲还是死死地抓着齐通的胳膊,好像生怕他又跑了似的,齐通擦擦眼泪,对站在一旁的我和蕊儿招了招手。

“爹,这些年来,儿子一直在京城,也多亏了这几位好友的关照”说着,指了指我,“这位是三,”我赶忙咳了一声,齐通明白过来了,赶忙接着说“不,文三公子,是我在京城结识的朋友”,又指了指蕊儿,说道:“这位是蕊儿姑娘,是文三公子的表妹。”

“我兄妹二人在此见过齐老爷”我和蕊儿一起施礼道。

“文公子和蕊儿姑娘不必多礼,这些年来多亏二位照顾齐通,小老儿在此有礼了”说罢,也给我们回了个礼。

齐通接着又向我介绍了他的两位哥哥和其他在场的几位亲戚朋友,之后,齐老爷和齐家兄弟带着我和蕊儿到医馆后堂休息。

说起齐通的两位哥哥,名字实在是有特色,一个叫齐汇,一个叫齐达,再加上齐通,兄弟三人“汇”“通”“达”,我一度认为,如果齐家不开医馆,改做快递生意,说不定挣得更多。

来到医馆后堂,我们和齐家父子分宾主落了座,马上就有小伙计端上来点心和茶水,齐老爷端起茶碗向我们拱了拱手,我和蕊儿也端起茶碗回敬了一下,这一路走得,确实是口渴得厉害。

齐老爷喝了一口,放下茶碗,问道:

“不知文公子在京城是做何营生的啊?”

“齐老爷,在下在京城做些茶叶生意,齐兄时常光顾,一来二去,便与齐兄结识了,小本生意,与齐老爷这医馆可是没办法比啊。”我放下茶碗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