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三章 抉择(2 / 2)

“哦,原来如此,敢问文公子祖上是哪里人士啊?”

“在下祖籍湖广承天府,祖上也都是做茶叶生意的。”

“哦?小老儿年轻时也曾去过承天府,那里的湖光山色,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不过听文公子的口音,不太像承天府人,倒是十分像京城人士啊!不过令表妹的口音,倒是十分地道。”

“哦,在下幼年时,即随叔父前往京城经商,年岁久了,口音也就变了,我表妹自幼就在老家生活,自然口音正宗些。”

齐老爷的话,虽是无心之说,不过聊多了,恐怕会露出什么马脚,我得像办法把话题岔开。

“齐老爷,在下听齐兄说,您祖上也是行医的,想必这医馆也算是百年老店了吧。”

“哈哈哈”齐老爷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笑着说道,“文公子过誉啦,我祖上在元朝时,本是太医,后来得罪了朝中权贵,为避灾祸便辞官归隐,作了一名游方郎中,后来,到了我祖父那辈儿,便到这玉屏县定居了下来,最早只是一个小摊子,给附近的村民看病开方子,后来凭着两代人的不辞辛苦,总算是攒下了些钱财,这才有了这间通济堂,要说是百年老店,那还差得远呢。”

“原来如此,在下可是敬佩得很啊”

“文公子过奖了,我齐家一直不忘祖训,悬壶济世,治病救人,虽谈不上造福乡里,倒也算是尽了医者的本分了,我的三个儿子也是自小学医,如今也算是小有所成,大儿子和二儿子现在已经在临县开了分号,这间总店,就由我的通儿来继承的,我也好早点卸下担子,过几天舒心日子,要不是出了那件事,哎。”

齐老爷说到这里,叹了口气。齐通出过事?难道说,他跑到京城去当文书,并不是像他自己说的,想在京城闯荡一番?这其中有什么难言之隐吗?齐老爷的话,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打算问问清楚。

“哦?齐老爷能否给在下讲讲,说不定在下能开解一下齐兄。”

“爹,三弟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咱不都说好不要再提当年的事了吗!”大哥齐汇阻止了齐老爷接下来要说的话。

再看齐通,脸上的笑容也收了起来,默默地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场面一片沉寂。

“对了,三弟,今天刘县令派人来,把你擢升太医院同知的消息给我们大伙儿都讲了,二哥可真是羡慕你啊,三弟可真是为咱们齐家光宗耀祖啊,我跟爹和大哥商量过了,这可是大事儿,我找人选了个黄道吉日,咱们先去祭拜祖先,这两天你带文公子好好在县城里逛一逛,我和大哥去帮你准备一些路上的必备之物,既然圣旨都下了,你也得早些准备,打算好何时启程了吗?”二哥齐达换了个话题,打破了尴尬。

“我,我还没有想好。”听到二哥的问话,齐通慢慢放下茶碗,一边回答,眼睛却一直盯着地面。

“什么?还没想好?你不想去上任了?圣旨都下了,你想抗旨不遵?”齐老爷有些激动了。

“先生,饭菜准备好了,可以入席了。”小伙计跑进来,打断了我们的谈话。

齐汇和齐达起身招呼大家入席,齐老爷推说自己年纪大了,不易饮酒,安排了他的两个儿子和几个学徒作陪,自己就回房了。席间,杯来盏去,齐通的两位哥哥又给我们讲了一些玉屏县的风土人情和一些中医上的知识,气氛十分和谐。蕊儿在饭桌上大吃特吃,谁敬酒都喝,没人敬酒就自己喝,面前的碗里,满满登登地装了一大堆菜,一脸没心没肺的样子。

齐通席间一直很沉闷,吃饭的时候也是礼节性地敬敬酒,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吃自己的,虽然我知道,他本来就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不过我能确定,他今天一定有心事,看来有必要找他谈一谈。

席闭,大家各自回房,我转了一圈,敲开了齐通的房门。

“殿下,您还没去歇息吗?”齐通见我来了,起身给我施了一礼。

“齐兄,都说了出门在外不要叫我殿下了,你称呼我文三,文兄,都行。”

“哦,好的,文兄来找我,不知有何贵干?”

“你是不是不想去上任?”吃饭的时候,酒喝得有点多,我走到桌子旁,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一饮而尽。

“我…….”齐通不知该如何回答,坐在椅子上低着头。

“你现在不必回答,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虽然我不知道那道圣旨所说的靖难有功是什么意思,但是,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你,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可是……”齐通抬起头看着我。

“其实,你也不必去在意自己曾经发誓要追随我的事情,自打我们从京城逃到承天府,这两年来发生的一切,都已经证明,你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也许你一直视我为主,但是我一直是把你当做朋友,当做兄弟的,这一点,你不用怀疑。”

我走到齐通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人活在世上,总要面临无数的选择,没有人能说,你做的选择是正确还是错误,也没有人能帮你做出选择,但是最重要的,你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只有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将来才不会后悔,所以,无论你怎么选择,我都会尊重的。”说完,我转身走出了齐通的房间。

“希望齐通能明白我的话”夜里的空气有些寒冷,我深深地吸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