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节(2 / 2)


  苏茵听着?顾爷爷和王奶奶回忆当年,从前天来拜访老战友的师长聊到了当年参军的岁月,提及苏茵爷爷,更是不胜唏嘘。

  “当年我和你爷爷一块儿打鬼子,受伤这种事不提,死都不怕的...”

  苏茵喜欢听顾爷爷说?起过去?,好像自己爷爷还在身边似的。

  “后来你爷爷带着?你不容易啊,我给他寄信寄钱,他还不收钱,这人就这个犟脾气,气得我骂了他几句,要不是当时军区事情多走不开,我高?低要去?你们那儿埋汰他。”

  苏茵莞尔一笑,其实自己爷爷的脾气和顾爷爷挺像,又犟又轴,她?以前听爷爷说?过和顾爷爷爱吵架,可?吵着?吵着?说?起行军打仗的事儿,立马就能和好。

  都是直肠子,没太多弯弯绕绕,实在人。

  “你和你爷爷在村里?也不容易。”王奶奶越想越心疼,拉着?苏茵的手?,脸上皱纹铺开,一派慈祥模样。

  苏茵摇头,脸上挂着?平和的笑容,“还好,有遮风挡雨的屋子,有吃的就够了。爷爷一直教育我,得脚踏实地,不求多的,平安健康就行。”

  “你爷爷是个明?白人。”老太太感叹。

  顾承安默不作声,在旁边看着?自己爷爷奶奶和苏茵说?话,苏茵背对着?他,单薄纤瘦的背直挺挺的,两条麻花辫乖顺地搭在脑后,细碎的碎发随风轻轻飘动,伴着?她?动了动身子,说?起过去?的苦日子,却嘴角含笑,瞧着?又乖又温柔。

  再念及信里?一句一句言辞激烈的污话,顾承安心口?隐隐发闷,眉心深拧,大步走到沙发旁。

  “爷爷,我记得我们院里?之前有谁转业去?了和平县?”顾承安模糊有个印象。

  “是,你齐叔转业的,他和茵茵老家一个地方。”

  五年前,大院里?和顾老爷子关系不差的齐家人转业离开回了老家,正是苏茵的家乡。

  顾承安上邮局一趟,花钱拨通几经周折打听来的电话。

  “齐方明?,是我,顾承安。怎么?忘了大院里?这些人了?”

  “...行,有机会见。对了,有事儿找你帮个忙,帮我打听一个人,就是你们和平县的,在山岗公社?,姓苏,叫苏建设。你侧面找人问问情况,打听点?实在的过来,尤其是,有没有苛待侄女之类的。”

  电话那头的齐方明?满口?应下,当年关系不近不远,可?他在大院就没少被顾承安关照,虽说?如今多年没联系,帮忙打听个人都是小事。

  =

  苏茵不清楚自己三叔往京市寄信的事,她?在京市安稳下来后,只?给姨奶奶寄信报了平安,老太太是村里?难得能识字的老人,文化水平可?见一斑。

  姨奶奶刚收到的信,当初就和苏茵约好,寄信人的名字写别人的,以防被她?三叔发现?,就连这信,都是让自己孙女去?县里?邮局领的,没敢等?邮递员送到村里?来。

  看着?信,姨奶奶慈祥地笑笑,转身便烧了。

  “奶奶,您怎么烧了啊?”小月有些可?惜,还想再看看茵茵姐姐寄回来的信。

  “免得被你三叔看到,到时候给茵茵使绊子。”

  苏茵除了寄信,还给姨奶奶和小表妹寄了五块钱和一斤京市特产酥心糖,过去?多年,姨奶奶对自己和爷爷多有帮衬,这回苏茵能趁三叔三婶不注意偷偷坐上去?京市的火车也多亏了姨奶奶打掩护。

  姨奶奶是个节省人,只?让孙女吃一颗糖,剩下的锁进柜子里?。

  转身看着?孙女翘得能挂油壶的嘴,朗声一笑,“就你这嘴,我不锁着?,两天就能吃完!”

  小月心虚垂下头,知自己莫若奶奶。

  两人相依为命,说?了会儿话,便去?准备晚饭,今晚吃得好些,炒个白菜。

  铁锅里?冒着?热气,透过袅袅炊烟,姨奶奶见着?一个年轻男同志走了过来。

  “是何奶奶吧?您好,我是县里?档案局的小齐,跟您打听个事儿。”

  姨奶奶警觉起来,上下打量这人,疑心是不是来给茵茵使坏的,刚准备装聋就听到男同志继续开口?。

  “打听打听苏建设的事儿。”

  姨奶奶听到这话,一拍大腿,话立马涌到喉咙口?了,“他的事儿我可?知道!”

  ——

  “同志,麻烦看看有没有我的信,收信人是苏茵。”苏茵正在邮局取信,上回的文稿投递了京市晨报和青年杂志,尤其是青年杂志,是她?仔细研究过文风才写的。

  “有,两封。”邮局工作人员显然已经注意到她?,每半个月准有信来,寄信方不是报社?就是杂志社?,忍不住好奇,“同志,你在投稿啊?”

  这种事情不稀奇,只?每回都能中稿让他咋舌。

  苏茵含糊一句,捏着?两个信封离开。

  京市晨报和青年杂志各有五元稿费,这回一次性就收获了十元,苏茵扬起嘴角,小小的荷包又鼓了几分,真好!

  想到上回顾承安控诉自己没给他织毛衣,便心虚地调头去?供销社?专给他买糕点?。

  宋媛把称好的杏仁酥递过去?,收下苏茵的一斤糖票和一毛钱,“你还真是能耐,又中稿了!快给我看看!”

  宋媛如今已经成了苏茵的忠实读者,最爱盯着?她?中稿的文章看,这回在杂志上发表的短篇故事,更是看得津津有味。

  两人寒暄一阵,供销社?忙碌起来,宋媛在工作间隙开口?,“茵茵,我星期五下午换班了要去?相亲,你能不能陪我去??”

  “相亲?”苏茵惊讶片刻便反应过来,宋媛如今二十三,当年十七岁就下乡,不同于许多知青挨不住在乡下结婚安定下来,她?等?到了用工作单位接收的机会回城。

  可?她?这个年纪还没结婚,在家里?算年纪偏大的,许多姑娘家十九二十就定了人家,乡下更有甚者十六七就摆酒了。

  “好啊,你相的谁啊?家里?介绍的?”

  宋媛摇头,“我自己找媒人介绍的,家里?住着?太挤,我嫂子有意见呢,我还是得早点?搬出去?。”

  原本,宋媛一家六口?人住在二十多平的筒子楼,不可?谓不拥挤,等?宋媛今年回城,家里?更是快下不了脚。家里?就这条件,当初给她?倒腾的工作是宋母让出来的,现?在宋媛一回来,再隔了床板出来,时间一久,大家都难受。

  宋媛也受够了这样的日子,还不如抓紧结婚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