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章难题(2 / 2)

  “当然,我也不会否认我们希望营造一个良好的世界氛围。只是觉得造成国际问题频出的根源也在这里。”

  在场的各国代表也都是极有见地的有识之士,不然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很快就猜出刘彻想要表达的观点。

  “你的意思其实就是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或者说是立场吧。”

  作为心理学博士,亨利对刘彻的想法理解的更深一些。这也是他如此年轻就能平步青云的一个重要原因。

  “没错,我不知道各位代表平时是否会关注本国人民的言论。我的话,没事会到网上去看一看。里面自然什么言论都有,当我看到那些中肯的意见后就会在会议上拿出来讨论,在我看来这也算是站在人民的立场考虑。但一些时候我会发现颁布的措施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造成了相反的效果。”

  刘彻的话并没有让在场代表产生太多的触动,这些道理他们自然是明白的。

  “我们在颁布措施的时候只能默认人民的素质达到了这个标准,但事实上这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至少在现在,我没有看到实现的可能。以我目前的理解,我们颁布措施是站在我们的角度,而人们理解这些措施又是根据自己的立场。”

  听着刘彻的发言,一些代表的眉头慢慢隆起。在他们看来,这个问题或许一些普通人不了解也不太会去思考,但作为政策的制定者,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刘彻说这些他们已经知道的,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但另一些代表却目光闪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我知道某些学者会打着‘公义’的旗号去鼓动民众,至于是真实所想还是另有目的我们暂且不谈,只是这个问题往往会引出一个让人不太愿意去提及的词汇——牺牲。”

  听到刘彻将话题引到了“牺牲”,在场代表脸上的表情多多少少变得有些不太自然。

  “以前我一直以为我们这些人所做的是‘以小的牺牲来避免更大牺牲’的理智之举,但我最近突然产生了一个疑惑,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想问题,那么每个人心中关于大和小的判断也会有区别。这也就是意味着……”

  刘彻有些说不下去了,几天之前爱普希的态度让他对自己以往的行为有了全新的思考,而在场的各国代表也都因为这个话题陷入了沉默。

  “刘,我想你一定明白,所有的观点如果用学术的思想去考虑,都可以用立场来解释。但我们的职责是做出各种决策,势必要分个黑白。”

  弗拉基米尔拍了拍刘彻的肩膀。

  “刘,你大可不必这么纠结。既然已经走到今天,那我也来说说我的一些想法。看得出来,你心中是很想为你的人民做一些实事。但又苦于无法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其实怎么说好呢,人民的立场也不一样啊。无论你站在哪一方,总会有人被抛下,所以你只要按照心中正确的方向走就对了。”

  当亨利放下门户之见,不去思考利益纠纷的时候,他的话还是十分有深度的。

  “我明白,只是这样一来,我这个人民代表所做的一切努力最终却只能代表了自己,那我……为什么还要坐在这里?”

  这个问题以前刘彻也想到过,但都像烟花般一闪而逝。直到几天前爱普希的到来,让刘彻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作为光照会的一员,爱普希的保护人民是站在他的角度。而作为政府,自己这些人又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保护人民。

  不管是哪一方,都认为自己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而且都认为对方的存在是在破坏人民的利益。

  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分析都只是个人的推理,人民到底怎么想,刘彻发现事实上自己根本不知道!

  “无法真正代表人民,在当前局势下却必须行使代表的责任。我们这些人要如何突破,确实是一道难题。”

  虽然知道刘彻说的是事实,而且这些道理在场的代表多多少少也有所感触,但还是忍不住叹息。

  毕竟在其位,谋其政。不管内心深处的想法怎样,既然坐到了“代表”这个位子上,就要履行代表的义务。

  最重要的是,他们这些人作为“最高代表”,即便想学x国的议员也做不到。因为,他们已经找不到可以推卸责任的群体了。而且,他们也不愿逃避。

  这个难题,他们必须解。这份责任,他们只能抗。一切,从他们决定成为代表之日起已经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