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章(2 / 2)


  少年见了裴翰林,也不作揖,直通通地说我这里有件东西你买不买。古董行的一般不说买卖,说收让,这家伙上来就来了一句“卖东西”,一听就是外行人。裴翰林捋了捋花白胡子,笑着说你要卖什么,让我先看看。

  少年把布包一打开,里头搁着一个木鱼。这木鱼脊圆中空,两侧弯成双龙衔首,腹部卧虎,雕工相当精美。裴翰林见这个木鱼雕工不凡,先有了几分喜欢,他从少年手里接过去,伸手摩挲了一番。这木鱼质地是紫檀木,不过表皮灰白暗哑,像是日积月累磨蚀而成,只隐隐透着几分檀木光泽,看上去颇有些古意。

  裴翰林听别人说过,瓷器看釉,木器看漆。但凡是木器,老物的漆暗而剥,新物的漆亮而油。他自负是鉴宝圣手,伸手去蹭这木鱼上的表皮,触感有些毛刺刺的,这是漆面长年累月破蚀成极小的细缝所致,若是假的,碎不成这么均匀,只会裂成大块。于是裴翰林立刻判断,这木鱼的年份肯定不近。

  他放下木鱼,问少年你这东西哪里来的,少年脸色又涨红了,说你要买就买,管我哪里来的。裴翰林一捋胡子,语重心长道:“你这孩子,幸亏今日碰到老夫,不妨教诲你一下做人的规矩,卖人器物,须得说清来历,不然这若是贼赃,岂不是陷老夫于不义么?孔子尚且不饮盗泉之水……”

  少年一听盗字,脸色大变,一把夺回木鱼说我不卖了,转身要走。裴翰林一看,赶紧一把拽住,说老夫不过是打个比方,又没说你。两人正在拉扯,从街对面跑过来一个男子,身材颀长,脸色蜡黄,戴副小圆墨镜,手里拿着根文明棍。少年一看是他,吓得立刻把包裹一卷,矮身要跑,却被蜡黄脸一把拎住衣领,破口大骂:“不长进的东西,又偷家里东西卖!”劈手把那包裹夺了下来,挥起文明棍狠狠抽了他一下。少年跟被火燎了似的,猛一蹦高。

  旁边围观的车夫一阵起哄,都兴奋得不得了。

  蜡黄脸打完少年,冲裴翰林歉意一拱手:“这个兔崽子把家里的传家宝偷出来换烟土,家门见辱,让您见笑了。”裴翰林一听,顿时感同身受。他那个儿子也是抽大烟上瘾,上个月就因为偷人家烟土,差点抓到牢里去,眼前这又是一个偷自己家东西出来的家贼。

  蜡黄脸把布包一卷,转身要走。裴翰林赶紧拦住他,说这位先生,你刚才说,这是你们家传家宝?

  那个木鱼虽然看着古,但毕竟就是件木器,裴翰林觉得值不了多少钱。如今听说它居然是一件传家宝,可见背后必有名堂。裴翰林一向自况捡漏高手,于草莽间救回无数至宝,哪肯放过这个机会。

  蜡黄脸犹豫了一下,说没错,这是我们家传的宝贝。裴翰林道:“老夫忝为前清翰林,经眼过不少古物。适才略作赏鉴,恕我眼拙,没看这木鱼有何家传之妙哇?”蜡黄脸一听,顿时不干了。他把布包重新打开,指着木鱼道:“您老年高勋著,可不能乱讲话。这个木鱼,当年可是唐明皇在明堂礼佛时用过的。”

  “唐明皇?”

  “对啊,唐明皇给杨贵妃建的明堂嘛,戏文里不都写了?”

  裴翰林哈哈大笑,手指点着那人:“这可真是贻笑大方了。明堂乃是武则天所建,后有天堂,中有大佛,后来毁于大火,跟李隆基、杨玉环有什么关系?无知,无知甚矣!”

  蜡黄脸大惊:“真的假的?”

  “我一个翰林,还能骗你不成?”

  “可我们家世代相传,就是这么说的啊?你看,底下还有花纹呢。”他忙不迭地把木鱼翻过来,裴翰林这才注意到,木鱼底部雕有一些玄妙花纹,觉得有几分眼熟,可又说不上来。蜡黄脸道:“您看,这花纹是梵文芬佗利华,意思是大白莲花,那不就是杨贵妃在莲花池里头吗?”

  裴翰林又好气又好笑:“古史古物,就是被尔等半通不通的人搞乱的。什么莲花池,那叫华清池!能和莲花联系到一起的,只有武则天!她自称是弥勒转世,有莲花相伴。这莲花标记的法器,既然是供奉在明堂里,是给她用的才对。”

  “啊?您是说,这是武则天的?”

  裴翰林点头,心中大为得意,自己慧眼通识,又断了一桩公案。蜡黄脸摸着木鱼喃喃自语:“我说怎么祖上说这木鱼不可丢弃,原来不是杨贵妃在华清池里泡着的,是武则天明堂用的——哎,裴老板你知道哪有带莲花纹的磬没有?”

  裴翰林没计较他称呼错误,反而心中一顿,皱眉道:“你说什么?”

  “我家祖上说的,说明堂里除了这木鱼,还有一个磬,都是莲花纹的。叫我多多留意,如果能凑成一对,就有大功德……”

  裴涛听在耳里,心中顿时划过一道闪电:哎呀,不会这么巧吧?我上个月为了去赎那个败家子,送了一个武周时期的铜磬给吴阎王,好像上头也有莲纹。他连忙又把木鱼讨过来,反复看那莲纹,越看越像,越看心里越着急。

  释门弟子在诵经礼忏时,木鱼铜磬两件法器并用,以节制经颂,所以这两件物品,向来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古玩讲究成对,一套茶具,齐全的比缺一只的得贵上数倍;一对屏风,比两扇单屏的价格高出许多。裴翰林脑子里心念电转,这武则天明堂用过的木鱼和铜磬倘若能凑成一对,将是何等的至宝啊!

  吴阎王不懂古玩,那个铜磬说不定还能赎回来,再把这个木鱼收了,我就又拯救了一件国宝!

  想到这里,裴翰林咳了一声:“君子不夺人所好,但老夫曾经在菩萨面前发过誓愿,要供奉一百个有佛缘的木鱼,如今就差一个就圆满了。不如你成全老夫,价格你开。”

  蜡黄脸却连连摇头:“孩子胡闹拿出来卖。家传的东西,岂能随便出卖。”裴翰林再三要求,蜡黄脸就是不从。最后裴翰林说你找到我府前,也算缘分,咱们不谈买卖,进府里坐坐总可以吧?莫非我前清翰林的面子,还不够吗?

  蜡黄脸无奈,只得答应。裴翰林把他领进书房,引着他看自己的收藏。不过这蜡黄脸显然是个白丁,不知其中精妙,评价只一个标准,凡是大的就好,凡是小的就不好。裴翰林无论拿什么出来,他就四个字儿:“挺好,挺大。”

  裴翰林解说了一阵,觉得实在是对牛弹琴,索性也不说了,只拉扯些闲话。谈了一阵,裴翰林觉得火候差不多了,长长叹道:“如今是斯文扫地,道统沦丧,古董一道被一群无知的商贾之徒把持,他们读书少,偏又爱信口雌黄,党同伐异。倘有外人指斥其非,就群起而攻之。老夫虽然苦心孤诣,抢救了不少,奈何世风日下……”他拖了个长腔儿,慢慢睁开眼睛看着那男子,“实不相瞒,这东西我是真心喜爱,不如让给我吧。”

  蜡黄脸有些尴尬,说这是祖传之物不能出让,上个月有人出高价要买,他都没答应。裴翰林一听是四月份,顿时上了心,那个铜磬他也是四月份买的,忙问是谁要买。蜡黄脸说是什么铺子的人又好像是哪个店里,嗯啊了半天也没说清楚,裴翰林着急了,问是不是垦殖局的。

  蜡黄脸一听,立刻点头说:“对对,那人个头也不算高也不算矮,长得挺有意思,是姓……哎,姓什么来着?”

  “姓孙?右眼下有颗黑痣?”裴翰林道。

  “对,对,您也认识他?”

  “孙六子嘛,哼,他出高价买?他自己就是个穷鬼,哪出得起钱收古董。”裴翰林更加确信自己的猜想,他凑近对方,心跳开始加速,“他还说了什么?”

  “他说自己手里有个啥铜器,正需要我的木鱼凑一对。不过我没理他。”

  “莲花纹的铜磬?”

  “啊?对,您见过?”

  裴翰林捋髯道:“你没答应就对了。这小子经常来我这儿卖东西,假的居多。那个铜磬前一阵他也拿来给我看了,一看就是假的。”他看了蜡黄脸一眼,语重心长道,“敬惜祖传的宝物,这是对的。不过这木鱼流传了一千多年,能和原来那铜磬凑一对的可能有多大?还不如老夫帮你收着,供在佛前,还有几分功德可赚。”

  可这蜡黄脸脾气够倔强,任凭裴翰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是不松口。僵持了半天,裴翰林拗不过,说你给我留个地址吧。男子接过笔去,一下子没抱稳,那木鱼“啪”地摔在地上,竟然裂成了两半。

  两个人一时之间都有些愕然。那蜡黄脸俯身把木鱼拿起来,哭丧着脸说现在怎么办。裴翰林见这宝贝居然摔开了,顿时意兴阑珊。他生怕这小子借机讹钱,一挥手,说这是你自己摔的,与我无关,请你快快出去吧。

  蜡黄脸失魂落魄地离开裴翰林家,走出去不远,突然收起穷相,迅速拐进附近一条小胡同,钻到一家成衣铺里。刚才那少年正等在里间,一见他,急忙问套出来没有,男子摘下墨镜,掏出手帕把脸上的蜡黄都擦掉,露出熟悉的从容笑容:“得手了。”

  少年是黄克武,这个蜡黄脸的人自然就是许一城。

  许一城把手帕叠好揣进口袋,坐到藤椅上拿起茶杯,咕咚咕咚一口饮干:“这个裴翰林真够可以的,我进门跟他唠了那么久,连杯茶都舍不得沏,渴死我了。”

  黄克武对许一城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才进去裴邸没一个小时,就把消息探出来了。许一城放下杯子,摆了摆手:“其实这事说来也简单。裴翰林这个人眼高于顶,太过自负,听不得别人的劝。所以你得喂着话,让他觉得所有的判断都是他自己做出来的,就好办了。”

  “从前我只听人说过上杆子,没想到许叔你玩得这么熟。”黄克武钦佩地说。

  “上杆子”不是古玩行里的术语,而是天桥黑话。要布这种骗局,骗子先拿话钩住目标,故作疏远,让目标主动凑上来,非要上杆子进套。一般人觉得,越是不愿意卖的人,越不可能是骗子,不知不觉就会着了道。

  许一城往椅子后一靠,十根修长的指头交叉在一起,唇角微翘:“这是我不想骗他,才故意摔碎木鱼。要真想骗钱,后头还有一连串手段,想把这宅院拿过来都不难。”

  黄克武听了暗暗咋舌。他印象里许一城是个温文儒雅之人,想不到也有如此桀骜的手段,如此霸气的一面。他又问那个木鱼怎么弄来的。

  许一城一指成衣铺后头,那里有一面新墙,用布帘挡着,地上搁着一个脏兮兮的石灰木桶,说这事再简单不过:先找一个大小合适的檀木木鱼,泡到石灰水里,几分钟就能泡出灰白颜色,再用成衣铺里常用来蜡染的英国蜡抹上一遍做旧,最后拿海底针里的小刻刀在木鱼底部工出莲花纹就得了,前后花不了半天工夫。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卖古玩三分靠鉴,七分靠嘴。只要你言语上能把对方忽悠住了,什么破绽他都看不出来,再假的东西都卖得出去。”许一城说到这里,看了一眼黄克武,语调严肃,“现在你明白为何五脉老祖宗定下‘绝不作伪’的家规了吧?五脉在赝品这个领域的经验太丰富了,如果真没了约束,只怕整个古玩江湖都要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