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国学学霸的成神之路第51节(2 / 2)


  “小鱼,你们什么时候放寒假?”

  “一月二十号放寒假。”

  “那快了啊。”现在已经一月初了,离小鱼放寒假没有多少天了。

  “爷爷奶奶,你们是不是有什么安排啊?”虞决修心里猜想钱爷爷和钱奶奶是不是要回帝都过年。

  钱奶奶笑着说道:“我们打算回帝都过年,等你放寒假了,带你一起回帝都。”钱爷爷和钱奶奶本来打算留在宁都过年的,但是想到一大家子人纷纷往宁都赶就觉得太麻烦了。再说,他们这栋院子装不了那么多人,想来想去只好回帝都,和子孙们一起过年。

  虞决修想也没想地拒绝了:“爷爷奶奶,我就不和你们一起去帝都过年了。”过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他一个外人跟着钱爷爷他们回去过年算什么。

  钱奶奶早就猜到虞决修会拒绝,故意板起脸说道:“你是我们的孙子,必须和我们一起回帝都过年。”小鱼这孩子有时候太听话了,听话的让人心疼。

  “奶奶,我想留在家里守岁。”外公外婆不在了,他得留在家里守岁。

  这话让钱奶奶一时间愣住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呢。

  钱爷爷这个时候开口说道:“既然这样,那我们就留在宁都过年,让他们不要过来了。”

  钱奶奶赞成地点了下头:“好。”

  虞决修听到这番话怔住了,钱爷爷嘴里的他们,应该是恒哥他们吧。钱爷爷他们回帝都过年,应该是想和子孙们团聚。

  “爷爷奶奶,你们不用……”

  钱奶奶打断虞决修的话:“你是我们的孙子,我们不能留你一个人在宁都过年。既然你不想去帝都过年,那我和你钱爷爷就留下来陪你过年。”

  这话让虞决修心里发酸,喉咙发紧:“可是,爷爷奶奶……恒哥他们……”看来,钱爷爷和钱奶奶是铁了心让他和他们一起过年。他不能让钱爷爷他们留在宁都过年,不和子孙们团聚。

  钱爷爷神色严肃地说道:“我们不能让你一个人留在宁都过年。”一想到小鱼这孩子过年的时候,一个人在家孤苦伶仃,他这心里就很不好受。

  虞决修微微红了眼眶,在心里挣扎了下说道:“爷爷奶奶,我和你们一起回帝都过年。”爷爷奶奶这么重视他,他要是再拒绝就太不识好歹了。

  见虞决修答应了,钱爷爷和钱奶奶相视一笑。

  “那就这么决定了。”

  虞决修乖巧点头:“恩。”他刚刚没有发现钱爷爷和钱奶奶阴谋得逞地笑容。

  第37章

  对于这次考核,虞决修虽然做好了准备, 但是心里并没有什么底气, 因为他猜不到师兄们和先生们怎么考核他。

  第一门考的是《论语》。

  虞决修见颜渊拿着厚厚一堆试卷进来,吓得吞了一口口水, 哆哆嗦嗦地开口:“师兄,你……这么狠吗?”目测了下, 师兄手里拿着的试卷最起码有四五张, 这实在是太惊悚了。

  颜渊朝虞决修温和一笑:“小师弟不多, 也就五张试卷, 你一上午应该能写得完。”

  虞决修:“……”颜师兄, 你是魔鬼吗?五张试卷还不多,还让他一上午写完。他觉得自己要是一上午写完, 到时候身体就被掏空了。

  颜渊又抛出一个重磅炸弹:“这次考核, 有不少题目是老师亲自出题的,小师弟加油哦。”

  虞决修:“!!!!!”他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惊吓。

  颜渊把试卷发给了虞决修, 并对他鼓励一笑。

  “小师弟,开始考试吧。”

  虞决修神色僵硬地接过区区五张试卷,哭笑不得地说道:“谢谢师兄。”其实, 师兄他们是拿科举的标准来考核他的吧。

  在心里流下两条宽面条眼泪, 虞决修颤抖着手翻开试卷, 从头到尾扫了一眼题目。前面三张试卷的题目基本上都是书上的内容,不是很难。可是, 后面两张试卷的题目却不是书上的, 而是书上内容的衍生, 有点类似于论述题。

  虞决修深吸一口气,提起笔开始考试。

  第一大题是填空题,就是给出上一句,然后填写下一句。或者给出下一句,填写上一句。

  虞决修之前学到了《论语》的第八篇的泰伯篇,原本以为这次的考核内容不会超过泰伯篇,结果他发现自己天真了。

  这第一大题的填空题,出的非常变态,完全是打乱顺序出的。

  第一小题是第六篇的雍也篇的内容,这一篇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一共有三十章。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这句话出自雍也篇的第十一章 ,后面的一句话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填写完后,还要写这一整句话是什么意思。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虞决修写完这道题,目光微妙地看着坐在一旁看书的颜渊。

  这道题是不是师兄自己出的?

  师兄你这么夸赞自己好吗?

  第二道题目就跨越到第二篇的为政篇。

  为政篇主要讲的是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题目是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请填写上一句。】

  上一句的内容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