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临安美食录第37节(1 / 2)





  自打儿媳妇做菜后,那菜是筋道了,可她是一点都嚼不烂。

  而后是赵老大,这些天自从媳妇走后,他忽然觉得房里冷冰冰没个人气,平时做饭赵二嫂子也不会像赵大嫂那样偷着给他留点额外的吃食,他饭量大,吃完一碗去加饭。进厨房却发现,锅里空空的什么都没有。

  还要听赵老二奚落:“没想到大哥这么能吃,一碗续一碗。”

  赵老大一听这些话顿时觉得戳心窝子的难受。

  赵二嫂也不好过,她这些天天天做饭、刷碗,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原来这可都是赵大嫂的活计。

  即使赵大嫂在酒楼打工,也会在下工后刷碗和备早起的晨炊。

  她受了气,连带着对赵老二也不待见,每日里忽悠着他干活,或是拿他撒气,私下里又拧又吵的,赵老二如今见天苦着脸。

  最惨的便是赵老爷,赵二嫂浆洗的外袍不干净,害他被同僚嘲笑,赵二嫂起晚了朝食也做得晚,他只好饿着肚子去当差,差点晕倒在衙门里。

  更让人提心吊胆的是,他如今时时处处小心,就怕赵大嫂哪天会将他的秘密说出来。

  却说这天赵夫人吃了两口菜便皱起了眉头挑剔二儿媳妇:“这羊肉也不多炖会。”

  赵二嫂虽然做事不勤快,但嘴上能说会道,笑嘻嘻道:“婆母说的是。明儿我定多炖会。”

  要是平日赵夫人也就罢了,今儿她气不顺偏偏要摆婆婆的款,当即训斥二儿媳妇:“昨儿你也是嘴上答应的!怎的就天天嘴上说得好听呢?别说菜了,就是碗筷也洗不干净,院子里地上一层灰和树叶……”

  二媳妇却不是大媳妇那样老实不顶嘴的性格,她立刻笑道:“娘,是说哪里话?我一个人又要做饭又要洗菜拾掇屋子。里里外外都是我,别的不提,赵二有个袜子破了个洞我要给它缝补,到现在也还没有来得及缝补呢。天地良心,媳妇可真没有闲着!”

  赵夫人皱皱眉头:“我说一句你就回这么多句,这就是你做媳妇的本分?”

  赵二媳妇可不是任人欺负的软蛋,她脸上笑着,嘴上却毫不客气:“娘这是要赶我走吗?家里刚赶走了大嫂,现在又要赶走我,难道两个儿媳妇就这么不招您待见不成?”

  赵二不像赵大那样愚孝,他一听赵夫人要赶走自己媳妇立刻站起来拉扯赵二嫂:“我我可不许你走。”

  又冲赵夫人说:“娘你就不要没事找事,她一个人做全家的活已经够累了,还要听您老人家训示,就是铁人也受不住。”

  赵夫人被儿子当着媳妇的面训斥,脸上挂不住,气得把筷子啪的一下摔到碗碟上:“我我我生了一个好儿子呀!怎么一样是媳,就她说不得?你大嫂当年挨了我多少说!”

  赵二似笑非笑顶嘴:“所以大嫂才走了呀,所以大嫂才要跟大哥合离哩。”

  听到提及赵大嫂赵老大脸色灰暗。

  赵夫人气的连饭都没吃就往自己房里走去,嘴里嘀咕着:“现在你们长大了,一个个翅膀硬了管不了你们,等你们老子来管你们。”

  赵二缩了缩脖子,他不怕这个溺爱他的娘,却怕待他严厉的爹。

  赵二嫂在他旁边小声说:“怕啥?,等爹来了咱们要说道说道。”

  等晚上赵老爷下衙回来,赵夫人果然告状,将自己今日受的委屈添油加醋说与丈夫听。

  赵二嫂却没事人一样,把饭菜端上桌,甜甜的招呼二老:“爹、娘,来吃饭了。”

  赵老爷铁青着脸走过来,问赵老二:“今天你们俩欺负你娘了?”

  赵二媳妇先开口说:“是我不好,阿娘因为大嫂的事情心情不畅快,任由他老人家骂我两句也是应该的。”

  赵夫人本来在上房憋气,实则竖着耳朵听这边的动静,一听赵二媳妇明面认错实则影射她先找茬的做法,气得坐不住。

  立刻从屋里冲出来:“你个放屁辣臊!明明是你挑衅生事在先!”一着急什么宗室人家的体面也不要了,市井脏话脱口而出。

  赵二嫂一点都不像白天一样嚣张,她垂着头低眉顺眼的像一个受气小媳妇儿:“娘说什么那就是什么,您千万不要气坏了身子,今天看娘气色不畅快,我给娘炖了鸡汤,娘赶紧尝尝!”

  说着便舀了一碗鸡汤端到赵夫人手边。

  赵夫人越发生气,要不是舍不得一碗鸡汤早就摔到儿媳妇面前。

  赵老爷却和稀泥:“这事就到此为止。”

  赵夫人气得咬牙,却拿这个儿媳妇没法子。

  一个媳妇走了还可以说是媳妇的问题,要是教两个媳妇都走了,只怕别人外人都会说她都不是。

  赵老爷在席上说:“今日当差有个同僚,他家里有个侄女正好可以说亲,到时候说给我们家老大。”

  赵夫人对这个丝毫不上心,撇撇嘴。

  等用完饭,气鼓鼓的赵夫人便迫不及待回到了上房,指责赵老爷:“谁让你给老大说亲的!”

  赵老爷一愣:“不是你那天当着老大媳妇的面说她走了也好,我们正好寻个新儿媳么?怎的又不对了?”

  赵夫人一拍腿:“那是我与人争意气的气话,当不得真!你个傻的!”

  赵老爷放下解扣子的手:“老大年岁也不小了,这么大都没个子嗣,赶紧寻亲生子是正经。”

  “你可是忘了不成?!”赵夫人恨铁不成钢嘀咕道,“当时老大被牲口踢了,大夫就说他这辈子都生育不了了!后来成婚那几年都一无所出,估计这辈子是没戏了!”

  赵老爷皱皱眉头:“便是无法生子也可寻个媳妇知冷知热的,实在不行便寻个带儿子的寡妇都可,你做娘的要慢慢给孩儿吃药调理哩,怎能坐视他孤鳏?”

  “反正老大当时诊断说也生育不了,倒不如把他在家多留几年好好伺候你我送终。”赵夫人有自己的盘算。

  “什么?!你这做娘的,也太狠心了些!”赵老爷大惊失色。

  赵夫人不以为然:“老爷,您想想,多少老人身边没有子女孝顺死前凄惨?老大孝顺,正好拴在我们身边一辈子。”

  赵老爷被打动了,的确,老大孝顺对二老言听计从,能留在他们身边再好不过。

  别的不提,就是前街胡大爷五个儿子,去世前连杯热水都没有,据说是活活渴死的。

  而老大没有妻子孩子,没有自己的小家,自然会将父母的家当作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