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4节(2 / 2)


  众人心潮澎湃,开始讨论派谁去攻打梓州。

  这是个不讨好的差事,因为梓州是邓珪的老巢,得知梓州危急,他肯定带兵掉头回去。

  那个攻打梓州的人,很可能还没攻破城门就被邓珪堵在城外,有去无回。

  众人热烈讨论。

  喧闹中,九宁回头看一眼炎延。

  众人心领神会:这不正好是最合适的人选嘛!

  炎延迎着众人的注目,走到李曦面前,“某愿前往!”

  众人不约而同停下来。

  邓大郎带血的人头就在炎延脚边。

  她不声不响杀了邓珪的儿子,现在又要悄悄潜入梓州去抄邓珪的老底……

  邓珪一定会恨死她的。

  李曦醉意很浓,听众人左一句右一句议论,听得头昏脑涨,见救过自己、杀了邓珪儿子的炎延走到面前请战,想也不想便道:“大善!”

  ……

  当日,在李昭还不知情的情况下,李曦下旨,正式对外公布九宁的身份,加封她为长公主。

  自然少不了赐给封地——当然,这封地早已落入藩镇手中。

  同时,李曦在九宁的要求下任命她的部曲炎延、秦家兄弟、阿三等人为禁卫军都头,官拜卫将军。

  李曦不敢不答应。

  一来杨节度使他们显然愿意为九宁撑腰。

  二来……邓大郎的人头就在那儿摆着呢!

  圣旨下达,炎延率领部曲、卫兵和前来投靠自己的溪洞部族,悄悄离了成都府。他们将绕过邓珪驻扎的营地,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梓州。

  雪庭派武僧联系梓州的内应,请他们到时候和炎延互相配合,务必在邓珪回梓州之前攻破梓州城门。

  为给炎延争取时间,杨节度使命人收敛邓大郎的尸首,送去邓珪营地,以此拖住盛怒的邓珪。

  ……

  很快,李曦的旨意传遍蜀地每一个角落,并在不久后被中原各大藩镇知晓。

  举世震惊。

  李曦在长安的时候,常常被迫封赏藩镇。甭管人家的地盘是怎么打下来的,总之,谁打赢了,李曦就得下旨封官。

  世人早已习以为常。

  所以,李曦册封卫将军的那道旨意根本没什么人关注。

  让他们震骇的是李曦的第一道旨意。

  长公主!

  居然是武宗的骨血!

  武宗和崔贵妃的女儿!

  藩镇们嫉妒得眼睛发红:这个杨昌,一直唯唯诺诺龟缩在西川,绵绵软软一点脾气都没有,不管是谁都能从他那里刮油水,怎么他运气就那么好,圣人跑到东川被他捡走了,连武宗的女儿也在成都府!

  ……

  江州,刺史府。

  随着契丹军和联盟军的东西战线先后陷入僵持状态,鄂州对江州的封锁没以前那么严实了。

  李曦的两道旨意经由信报们传递,很快送达周刺史手边。

  “长公主是武宗骨血?!”

  周刺史看完信,惊坐而起,激动之下,失手打翻高几边的茶盏。

  “哐当”一声,茶盏碎裂,热水飞溅而出,打湿他的衣袍。

  茶是刚刚煮好的,茶水滚烫,他根本没感觉到,捏着信纸,在房中踱步。

  没想到啊,没想到。

  武宗居然有血脉存活于世。

  可惜,这个先机让杨昌抢去了。

  第107章

  圣旨早就拟好了, 三省高官远在长安,一切从简, 只需要李曦盖上玺印就行。

  加上杨节度使等人从旁协助,繁冗的流程仅仅只用了不到几个时辰就全部料理完。

  九宁长公主的身份正式对外公布。

  她名下的部曲顺利得到任命,这几个月陆续投靠她的溪洞部族、各地流民, 还有雪庭从各地秘密召集至蜀地的亲兵也被一并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