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8节(2 / 2)


  九宁还是一动不动。

  这回杨涧忍不下去了,双手不停比划,用耳语的声音道:“他说得没错,机不可失。”

  九宁摇摇头,“有诈。”

  杨涧错愕。

  ……

  九宁之所以先联系杨昌父子,除了蜀中地理位置特殊、经济富裕、远离中原政权中心这些因素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李曦——被宦官扶上位的傀儡小皇帝。

  早在离开长安的时候,她就让雪庭打听李曦逃走的线路。

  后来随周嘉行上山途中,雪庭从周嘉行的分析中确定李曦逃往西川,派武僧沿途追踪,果然发现相识的世家子弟的踪影。

  他们正是追随李曦的金吾卫。

  雪庭上山,和九宁商量过后,亲自带人追查李曦的踪迹。

  最后发现李曦被梓州刺史给扣下了。

  李曦走得仓促,因怕大臣阻拦,他根本没通知朝中大臣,身边只带了自己最宠爱的内侍、美姬和几千亲兵便仓皇逃离长安。

  他跑得太快了,乃至于连至亲的同胞姐妹都没顾上。

  梓州刺史邓珪偶然得知小皇帝往蜀地来了,大喜过望,立刻派出一万大军等在路上,以“护驾”为名围攻李曦,硬把人强行请到梓州。

  李曦虽然没有一点实权,但毕竟是名义上的君王,邓刺史没敢直接杀了李曦。

  他以保护李曦为借口,将李曦和随行的权贵、官员全部扣在府邸里软禁起来,想效仿前人,来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

  邓刺史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李元宗的对手,而等李元宗和契丹交战完,第一件事就是杀到梓州来抢走皇帝。

  为了保命,最好还是放了小皇帝。

  但是小皇帝落到自己手上,邓刺史哪里舍得放手呢?

  机遇千载难逢,他权衡再三,最后心一横,决定找几个帮手一起对抗河东军。

  邓刺史迫切需要同盟,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和自己唇齿相依的杨昌、杨涧父子。

  他写信给杨昌,说小皇帝在梓州避难,要杨昌来梓州一起商议大事。

  杨昌虽然迂腐,但并不蠢,他看得出邓珪没把小皇帝放在心上,打算利用小皇帝壮大自己的势力,甚为忧心,收到信后便动身赶往梓州。

  那时,杨涧正带着父亲的亲笔书信去长安见九宁。

  ……

  九宁一直和雪庭保持通信,从他那里听说节度使杨昌也动身来梓州,立刻写信阻止,并提醒杨昌加强警戒。

  杨昌一开始没当回事。

  哪知他前脚刚离开自己的地盘,后脚就有战报传来,有人偷袭。

  杨昌想起九宁的提醒,顿时惊出一身冷汗,立刻打道回府。

  他是个文人,不擅长抚兵,要是把地盘丢了,很难东山再起,半生基业注定付诸东水。

  李昌回到府邸后,派兵严守城门,加固城墙。

  同时他回信给杨涧,要儿子代替自己去梓州,想办法在不惊动邓刺史的情况下面见李曦。

  所以,离开营地后,九宁、杨涧、雪庭一行人直接赶来梓州。

  ……

  中原是块肥肉,所有人都想啃下这块肉。

  而蜀地远离中原,而且因为地形原因战事较少,中原政权刚刚建立时,忙于处理内部争斗,短时间内顾及不到蜀地。

  蜀地物阜民丰,是一块理想的割据之地。

  九宁现在要做的,就是打动杨昌和杨涧父子,获得他们的支持,从而控制西川。

  这样一来,等周嘉行站稳脚跟,和李元宗以及其他藩镇对峙时,她可以提供支持。

  她只是个流亡公主,杨昌尊敬她,怜爱她,看在武宗的面子上,会竭尽所能保护她。

  但不会听命于她。

  她要怎么做才能获得杨昌的认可?

  九宁很快想到一个办法。

  杨昌忠君。

  她姓李,是武宗之女,和李曦是堂兄妹,如果她积极主动要求营救李曦,杨昌自然会对她刮目相看,而她也能通过李曦的身份获得更多支持。

  正好她一直密切留意李曦的动向,准备从李曦这里拿走一样很重要的东西。

  ……

  是以,今天九宁才会和杨涧一起出现在邓刺史的府邸中。

  ……

  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法子,雪庭主动现身,接近邓刺史父子,趁讲解经书时暗示李曦,让李曦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