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4节(2 / 2)


  如她所料,其他部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选择在一旁观望,没有贸然靠近。

  这里毕竟不是军营,只是参加盟约的部落会面议事的地方,守卫还是有松懈之处。

  马蹄如雷,回荡在无垠雪地中。

  很快,武僧勒马停下来,道:“殿下,阿师就在此处等候。”

  他话音落下,道旁忽然窜出十几支火把,一队人马骑马走下缓坡,个个身披白氅,头束巾帻,手执长枪,面容冷肃。

  唯有当中一人身着僧服,眉眼精致,斯文俊秀,气度飘逸出尘。

  他驱马走近几步,细细端详九宁。

  其实并没有分离太久,但却像是隔了很久很久。

  他看着九宁,发现她有些不一样了。

  雪庭怔了怔,半晌后,似如梦初醒,道:“先离开这里。”

  九宁却摇了摇头。

  她拢紧衣领,驱马往山坡上走,停在一处地势高的地方,指指山下一条道路,道:“他来了。”

  雪庭皱眉:“周嘉行?”

  九宁点点头。

  武僧和亲兵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位亲兵打扮的男人拿鞭子挠了挠下巴,问:“周嘉行就是苏晏?”

  雪庭嗯了一声,领着这个发问的亲兵靠近九宁,道:“殿下,这位是游骑将军杨涧。”

  九宁回眸,含笑道:“原来阁下就是人谓“奇儿”的杨将军,久仰。”

  ……

  “奇儿”可不是贬低之语,这是夸杨涧少有奇才,天赋突出。

  杨涧,节度使杨昌之子。十几年前,读书不成总被父亲嫌恶的杨涧随父亲进京觐见天子,有幸得到武宗皇帝召见。

  武宗皇帝见到杨涧,非常喜欢,夸他是奇儿,日后必定是国之栋梁,嘱咐杨昌好生培养。

  杨昌认为儿子连文章都不会背,怎么可能如武宗说的那样做一个栋梁?

  后来杨涧长大,和懦弱怕事、能文不能武的父亲杨昌不同,杨涧是个天生的将才,十几岁就在几次围剿山匪中展露出锋芒。杨昌本想让他从文,奈何他不屑书本。父子为此事多次发生争执,后来杨昌想起武宗说过的话,叹了一句这是天意,干脆让杨涧领兵。

  九宁知道杨涧这个名字。

  书中杨昌父子没有逐鹿的野心,杨昌还天真地以为梓州刺史和他一样对朝廷忠心耿耿,劝说梓州刺史和他一起勤王,结果父子俩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梓州刺史毒杀了。

  后来梓州刺史独占蜀中,成就一方霸业,迫使末帝封他为蜀王。

  等末帝一死,梓州刺史随即称帝。

  ……

  杨家出自弘农杨氏,不过祖上很早就迁徙至蜀地,而且是获罪流放,不再算是杨家门第。当年祖辈为了回到长安,曾和那位得宠的贵妃攀过亲戚,沾了点光。等杨氏兄妹先后被杀,他们家也受到牵连,自此算是断了回长安的念想。

  到杨昌这一辈,家族终于摆脱过去的罪责,子弟陆续出仕为官。

  杨昌略有些迂腐,杨涧虽然和父亲不对付,但耳濡目染之下,亦是赤胆忠心。

  他常听人提起武宗对他颇有嘉许的事,引以为傲,现在又听武宗的女儿九宁当面提起旧事,不由心潮澎湃。

  公主貌若天仙,落落大方,能一口说出奇儿这个称呼,可见真的看重信任他们父子。

  杨涧继续挠下巴,笑道:“都是家里长辈叫着玩的,让殿下见笑了。”

  九宁但笑不语,对着雪庭眨眨眼睛。

  雪庭会意,随意找了个借口,引着杨涧走开。

  不一会儿,他独自返回九宁身边,皱眉问:“周嘉行要来?”

  九宁点点头:“他知道我要走。”

  今晚武僧们能轻易得手,就是因为周嘉行早有防备。

  天天防着,不如来一个瓮中捉鳖。

  周嘉行岂会不做一点准备就头也不回地离开?

  他确实要出征。

  但真正的出发时间,不是今晚。

  今晚,是用来引诱雪庭现身的。

  雪庭道:“如果他要来,那我们得赶紧离开。”

  他们准备了很久,这段时间他一直通过那个侍女多弟和九宁保持通信,终于等到周嘉行离开才能趁他们松懈时来救人。如果周嘉行返回,势必和他们正面冲突,到那时,事情肯定会闹到没法收拾的地步!

  九宁摇头,望着黑夜下寂静的山道,说:“无妨,待会儿他来了,我一个人过去。你们不要靠近。”

  雪庭眉峰紧皱。

  “万一他抓走你呢?”

  九宁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