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汴京卖花第88节(2 / 2)


  第76章

  萧照自然是万事都依她, 莺莺便请了含蕊和于氏,还有含蕊娘吴氏陪伴自己去市集上闲逛。

  汴京城里的老百姓购置布料都是从相熟的货郎手里买,若有稍微殷实些人家才从布坊整匹购买,这便要去马行街了。

  汴京城马行街这一带布坊绣坊林立, 整条街都是做布匹生意的, 街上站着招揽主顾的小二, 莺莺她们才掀开马车帘子就有机灵的小二凑过来:“您想买些什么?”

  不等莺莺说完便倒豆子一样说出:“我们这里绢、缎、绸、绫应有尽有,单是绢就有两浙绢、齐州绢、青州绢不一而足,花样图案更是丰富多彩:八搭晕、六搭晕、盘球……花色繁多。”

  他口舌伶俐,于氏便笑:“那先去你家看看。”

  小二高兴得“好嘞”一声, 他眼睛尖,一下看出这几位身上衣服首饰都是时兴簇新的, 一定是能带来大笔生意的殷实人家,于是殷勤将几人请到自家店铺。

  莺莺抬头就见布匹一卷一卷如卷轴, 从柜台一直堆到了快房顶, 各种颜色被布坊分类摆放,仿若一副画一般。

  莺莺从前买布都是萧照让家里相熟的掌柜送尖货到家里挑拣, 今日实地逛一逛果然格外新鲜。

  含蕊早看中了一段雪绫:“娘, 我要那个,做夏天的衣裳一定凉快!”

  莺莺却问小二:“那两浙绢齐州绢分别是个什么价?”

  惹得吴氏嗔怪含蕊:“毛躁!瞧瞧你九婶婶一看就是当家掌事的稳重样子, 你也学着点。”

  含蕊笑,不当回事。

  掌柜的答话:“两浙绢一贯三百文钱,齐州绢一贯钱。”

  莺莺翻检了两种绢,一眼就看出两浙绢纹路要细些,应当同样一匹两浙绢比齐州绢耗费的蚕丝要多, 因而才更贵。

  给萧大人买自然要用最好的, 只不过如今夏天, 倒是纹路粗些的齐州绢凉快,便盘算要一匹银灰的齐州绢,一匹藏蓝的两浙绢。

  萧大人个子高大费料子,一匹够做一件,不如做件两浙绢见客,一匹银灰的家常穿。

  至于花样嘛,莺莺看了看上面八搭晕、六搭晕、盘球,最后决定还是要一匹八搭晕曲水纹银灰的齐州绢,一匹藏蓝八搭晕的两浙绢。

  吴氏则给含蕊买了一匹雪绫,含蕊抱着布匹喜滋滋不撒手,莺莺也笑,吴氏一定是极疼含蕊,要不也不答应女儿暂时不成婚的请求。

  于氏给公爹婆母各买了几匹布,又给自己和孩子们买了几匹布,论到萧家老大时却不买了:“开夏给他才做了,男人家打扮那么俏作甚。”

  惹得诸人笑。

  于氏又问莺莺:“九弟妹,你给自己买一件。如今你也是要见客做买卖的人呢。”

  莺莺本不欲买,忽然想起过几天外诸司便要宣布皇商中选人,若是自己中了也该收拾齐整,于是在她们怂恿下也给自己买了一匹雪绫,又给下面的奶娘绿儿乌婶几个都买了布匹 。

  一行人满满当当买了大笔,店小二高兴得合不拢嘴,记下各家地址后便承诺很快送货到门。

  莺莺也跟他讨价还价一番,讲定了一个合适的价格,又跟布坊讨要了许多零碎布头。

  这种零碎布头布坊也是拿来出售的,有买不起整匹布的穷人家或是做些小玩意的工坊论斤买了去,手巧些的能从中挑拣出昂贵的布料布头,巧妙搭配做出好看的衣裳,这便是穷人过日子的一些乐趣了。

  不过莺莺要这个却是为了做绢花,做荷包,用作花盒中的赠品。

  货物都被布坊送到家里,莺莺她们轻装上阵又在街市上逛了逛,买了红木篦、银铃铛、玲珑簇罗头面一些精巧小玩意儿,又逛了丝线铺子买了各色彩线、缝衣针、铜顶针拉拉杂杂的物件。

  而后又买了糟乳鸽、卤斑鸠、橙纱团子、紫苏肚肺、酥胡饼等各色吃食才归家。

  萧照在书房核对属下送来的金矿账册,忽然听得外面热热闹闹,一会是布坊送了货进来,一会是丝线铺子送丝线,一会是头面店送头面冠梳进来,过一会是莺莺兴奋的声音:“今儿买了好些吃的,劳烦乌婶送到灶下料理料理,今儿我们加餐食。”

  萧照不由自主提起唇角,果然是莺莺,走到哪里都像是座集市来了,喧喧闹闹的不曾停止,世间再多寂寥再多沮丧也被她驱得一干二净。

  他静下心来仔细看账册,过了一会果然听见莺莺在廊下小心问:“萧大人,您可得闲?要吃饭了。”

  萧照笑着应:“好,正好忙完了。”合上还未看完的账册。

  今天萧家院里跟过年一样,莺莺买来的各色小菜摆了一桌,她又亲自下厨做了螺蛳酿肉、旋切鱼脍两道菜,瞧上去色香味俱全。

  萧照和莺莺在树下开一桌,仆从们在另一处开一桌,因着今天还得了长寿他们的信笺,说是快进京了,仆从们更加高兴。

  吃完饭后便围着莺莺拿布匹,莺莺买布时大方,老苍头、乌婶夫妻、奶娘等人人都有一匹布。

  一匹布像身高矮瘦小些的人节约着点能做出两件衣裳,而这还不年不节的就能白落两套衣裳,已经是难得的东家了,是以诸人都笑吟吟对莺莺说:“多谢东家。”

  奶娘想得多些,等私下里人少了便悄着问莺莺:“莺莺,入夏时候你便给上下都做了一套夏衣,如今又添两套,手上可还宽裕些?如不宽裕先将我和长寿的收走。”

  莺莺哭笑不得:“自然是够得,奶娘放心。”

  这些日子生意甚好,只不过莺莺不知具体应当多少,因此等回房她便开始算钱。

  售卖玉石花盒和木花盒已经赚了五百多两,抛去成本也要四百两;

  给侯府供应花木赚了八十两;

  给各处贵门做花雕花饰要更赚钱些,得了五百两银子的利;

  还有平日里寻常买卖花材,看着微小,日积月累也赚了五十两银子;

  再有出售并蒂莲大大赚取了一笔,有一千两银子。

  这么算下来莺莺手里已经有两千多两,这些钱大部分她都兑换成银票,分散藏在家里各处。

  莺莺早就盘算好了,等长寿他们带回治疗萧大人的药方,给萧大人花剩下的银两她便要拿去再雇人、开店铺。

  如今的店铺虽然已经算是很看得过去的中等脚店,但要比起大生意场合仍旧欠缺些。

  若花满蹊要成为皇商还得有一个气派些的门脸,否则时下人都是先敬罗衣再敬人,来商谈生意的人一看你家店铺窄小店面狭小,一些想与你做心思的生意便也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