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汴京卖花第81节(2 / 2)


  话说到这里,皇后自然不好说什么,她淡笑:“那便给你就是。”

  说罢便又叫小太监去拿石榴花。

  淑妃忙赔笑:“圣人娘娘千秋万岁,正好拿这石榴花,多子多福意头好。”

  哼,不过是狗腿子,宸妃捂嘴笑,她施施然从枝头掐下兰花簪在自己乌黑的发髻间:皇后不受宠儿子又被废了,如今哪里来的多子多福?

  皇后却含笑将石榴花插在了发髻间,看上去心情颇为愉悦。

  宸妃心里升起不祥的预感,果然就听淑妃笑:“恭贺娘娘有喜。”

  诸嫔妃惊愕瞪大眼睛,贺皇后如今年岁不再年轻,居然能再次有孕在身?

  要知道官家身子弱,与男女之事上向来淡淡,多年以来宫里诞育的男婴也就三个皇子,皇后生了太子,宸妃生了二皇子,德妃生了三皇子,除此之外再无人有孕在身。

  谁能想到皇后居然老树开花又有了身孕?

  当即诸嫔妃忙行礼,齐声道恭喜。

  宸妃草草福了一福,心里却在盘算:这才哪到哪,才怀上身孕就昭告天下以后还不知会如何呢?

  这么想着,就听皇后笑:“如今过了三月,胎像平稳我才对外说起。”

  宸妃这是结结实实吃了一惊,她这三月里仗着太子被废的由头处处挑衅贺皇后,她都忍辱负重包容了下来,宸妃还当皇后没了心气劲儿,如今看来她是在谋算着大局呢。

  宸妃受了挫,心里忙盘算起下一步的策略。

  宫外花木掌柜们不知那些后妃们的弯弯绕,只专心在外面等结果。

  好半天才收到消息:“这些撤下来没用的花木过来认主。”

  莺莺瞧过去,没有自己的兰花,也没有裴娘子的石榴花,两人相视一笑,都露出胜利的喜悦。

  还有些人就没有那么好运,譬如那位拿青铜器装栀子花的就看见了自己的花,他先是反复多看,而后便是失声痛哭。

  谁能想到他居然就失败了呢。

  这时候慕侍郎又出来向诸人宣布:“你们这些剩下人的花木都被贵人们选走了,你们也可进入下一步的考核。”

  下一步考核只能选拔出三人,这却更难了。

  这回的评选之人是当朝太后。

  慕侍郎挥挥手,示意仆从搬出官府培育的备份花卉:“这回是你们要想法子将各自的花卉想法子脱离花枝保存久些,因着太后她老人家如今在华山上烧香拜佛呢。”

  此言一出诸多客商都瞠目结舌,华山离着汴京也不近,这花木又要求脱离花枝,这么一来还怎么能保证不枯萎呢?

  有些人倒高兴起来,他们一开始挑到的花木是茉莉、杭白菊这种,摘下来风干,做成花茶呈送上去也算合适。

  有些挑到栀子、玉簪的就傻了眼,这些花花朵雪白轻盈,看上去好看不错,可离开花枝之后极其容易枯萎,想要脱水风干,花瓣便立刻变得灰败不堪,还怎么呈现?

  这时候诸人才忽得想起来,在第一轮环节时候官府拿出来不少已经抽出花芽的花木,那些花木也因此遭到哄抢,可现在回想那些已经有花芽的花木反而是最难通过第三关的。

  原来官府设置这些考题一环扣一环,都大有深意。

  不过裴娘子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当初第一轮那些人哄抢,不将他们当时就处置了,原来是因为有后招等着啊。”

  就算黄掌柜之流能蒙混过关,在这一关也闯不过。

  慕侍郎咳嗽一声:“这倒不是。是因着大人说那些花木反正要有人培育出来,不如先叫那些推搡他人的无礼之徒干点活,省得皇家花农们劳累了。”

  裴娘子:……

  原来是这样。

  她看到自己的石榴花高兴起来,石榴花摘下风干仍旧能保持大红的艳丽色泽和花形,又因着一棵树上石榴花颇多,到时候一大堆干石榴花仍旧可以保持特色。

  可莺莺怎么办?裴娘子一看到莺莺的蝴蝶兰立刻心里着急起来。

  这兰花看着叶片肥厚根系粗壮就知道它生长过程中离不了大量水分,如此一来自然可以想见若是花瓣骤然离开枝头失水会变得面目全非,如此一来可怎么是好?

  许多旁的花农也转而看苏莺莺的蝴蝶兰。

  这蝴蝶兰生得美而奇异,命运一波三折,上一轮大家都认为苏莺莺好运,可这一轮便都知道苏莺莺这回不好过关。

  常见的植物花卉大家都有经验,知道怎么风干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它的优势。蝴蝶兰那样稀罕的植物能惹得后妃们纷纷选走,可也因着稀罕让大家不知如何才能保存它。

  莺莺脸上神色不变,仍旧淡淡笑着。

  这时候有位王麻子嗤了一声,他是黄掌柜的姻亲,都说臭味相投,两人便也同气连枝。王麻子这时候便想为自己亲家公说句话:“谁能想到呢?聪明反被聪明误。”

  裴娘子气不过,往前一步昂首道:“说谁呢?我家苏娘子明明是被你亲家公陷害才被迫拿得蝴蝶兰,怎么被你说得她蓄意挑拣一样?”

  王麻子哼了一声:“你管我说谁呢?只能说人在做天在看!”

  “你!”裴娘子被他那副嚣张样子激怒,还待要上前却被莺莺拉住。

  王麻子越发嚣张:“个黄毛丫头还是早点嫁人去吧,我家丫头比你还小呢,如今都已经给黄家生了个大胖小子了!”

  莺莺不搭理他,只小声在裴娘子耳边嘀咕:“屏风后面有人在看。”她适才左右打量,发现慕侍郎说话时总会不自觉往后看,那屏风后便应当是他的上峰。

  当着外诸司官员的面上自然不能当众吵架,不然就算赢了也会留下个得理不饶人的印象,反而不如不说话。

  裴娘子这才收了愤慨,站住不搭理他。

  行老就打岔:“诸位赶紧回去想想法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