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上海婚姻故事第65节(1 / 2)





  “走,先请你喝咖啡吧。”陶筝转身又拐回大厦,直奔一层星巴克。

  半个小时后, 两人一人一杯星巴克, 加李沐阳手里拎着的10杯,在张老师的接引下,坐在了小学5年级教师办公室里。

  “我们的故事里有一个配角的职业是教师,而且不仅她是教师, 她的父亲母亲也都是教师。”陶筝捧着咖啡杯, 态度谦逊,负责与受访者沟通。

  李沐阳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放在桌上, 打开文档,啪啪啪负责记录。

  “教师世家。”受访的语文老师笑了笑, “那他们家教师味肯定纯。”

  “哈哈哈, 是。我们就是有点拿不准这个味儿, 所以要拜托张老师了。”陶筝准备了很多问题, 今天非得采集到足够多细节不可。

  时间紧迫, 她恐怕也没有时间采访太多老师。

  “行啊, 我今天下午没课,你们想坐多久,就坐多久。我们这个职业,也难得有表达和诉苦的机会,哈哈。”张老师笑容很爽朗,声音洪亮,底气十足。

  两个人于是畅聊起来,张老师很健谈,知无不言,常常一个问题能从他口中牵出许多有趣的小故事。

  陶筝如获至宝,谈兴越来越盛。

  “前阵子,我们学校返聘了一位老教师,教数学的。

  “退休8个月后回来的。

  “我们惊异的发现,她回来后,多了个技能,就是成了个老中医。

  “我们全办公室的老师都请她帮忙诊过脉,谁谁肾不好,不能再憋尿了;谁谁肝不好,再熬夜就很危险了;谁谁上呼吸道的慢性病不能再忽视了,得去医院好好看看……诊脉完,说的头头是道。

  “我们学校的老师都爱围着她,免费的老中医,都敬着重着哄着,后来连学生都知道了,还有家长慕名而来看诊的。

  “她人也很好,虽然常常抱怨不想给大家诊脉了,太累了,但得空的时候,有跑过来求诊脉的学生,她都不拒绝。

  “基本上你就看吧,只要她没课,身边肯定围着人,热热闹闹的,众星捧月。”

  “有点能耐还是好啊。”陶筝感慨。

  “哈哈哈。”张老师忽然笑起来,眼神似有内情。

  “怎么?”陶筝挑眉探问。

  “后来你猜怎么着。”

  张老师忽然感慨起来,叹口气后继续道:

  “我们当老师的,不仅有身体上的职业病,也有心理上的职业病啊。

  “干一辈子老师,习惯了一直管着几十上百的人,手上也算握着不轻的权利了,被学生们尊重、被学生们害怕这些就不说了,哪年毕业生不给你写贺卡啊。就算人缘差的,每一届也有好几个心头好学生,毕业后给邮寄礼物的,每年放假都回学校探望的也常有。

  “可一退休,身边忽然就清静了,没有压力和烦心事,但也寂寞孤单的受不了。

  “这位老教师退休后,自己在家,常常是忽然就开始流泪了,她就想尽办法要在社区里跟其他退休的老太太们处好关系,但她现在不是老师了,这些老太太们也不是她的学生,人家跟她不熟,也不尊重她敬仰她,相处模式她又不习惯了。

  “后来,她想了个办法——”

  说到这里,张老师声音拉长,开始卖关子。

  陶筝和李沐阳都瞪大了眼睛望着他,齐齐问询:“怎么?”

  张老师见听众反馈这么好,脸上露出得意神情,笑道:

  “她就假装自己还有个不为人知的身份,是个老中医,会问脉看诊。”

  “装的呀?”陶筝不敢置信。

  “嗯,靠了解别人的生活习惯,加上几十年积累的生活经验之类的,就连蒙带骗,她反正不开药,就说让你好好保养身体,也没出啥事儿。但身边人的确都开始尊重她,无论学生也好,小区里的老头老太太们也好,同事们也好,谁都围着她。”

  说到这里,张老师的语气里又透出苦涩,隐约含着他对自己未来退休生活的忧虑:

  “她就是怕寂寞,也怕别人不尊重她。”

  陶筝沉默了下,瞬间被代入到张老师的情绪里。

  这个返聘老教师的形象,逐渐在她脑内被构建成生动的角色,开始缠绕进她原本的故事,与她原本的角色们发生互动,碰撞出剧情,有了些令她灵感澎湃的火花。

  采风一坐就是一下午,陶筝二人跟学生们一块儿放学。

  作别张老师离校时,陶筝转眼看看四周背着书包,在老师们引领下往外走的小学生们,再看看背着双肩背电脑包的李沐阳,忍不住的笑:

  “你也放学啦?爸爸妈妈来接你,还是爷爷奶奶接啊?”

  李沐阳颠了颠书包,认真道:“姐姐来接的。”

  “噗!”陶筝被逗笑,眼睛弯弯的望着他。

  夕阳斜洒,青年满面春光,眼神炯炯,里面也含着笑意,回望她时轻轻眨眼,长睫毛呼扇一下。

  陶筝心里仿佛被扇进暖风,绵柔和煦,萦绕心头,久久不散。

  出了校门,都是家长按照不同班级排队等着接孩子。

  走远一点有一条小路,路边全是推车的小摊,各色小食应有尽有。

  坐了一下午,陶筝早就饿了。嗅到从那边来的风里美食的味道,她立即鼓动李沐阳一块儿去吃路边摊。

  李沐阳千依百顺,当即答应。

  “知道什么地方的小吃最好吃吗?”陶筝回头,老神在在的问。